深深古巷載春秋:邗江中學領導力社團古巷組用實踐助力古巷非遺傳承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揚州許多古巷面臨著被遺忘甚至是消失的風險,保護揚州古巷文化已刻不容緩。2024年9月起,邗江中學領導力社團古巷組新一批成員踏上了古巷保護與非遺文化傳承的探索之路并于近日完成了為期近一年的項目實踐。成員們走訪調研、策劃活動、推廣宣傳,用實際行動守護揚州的文化根脈。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深入探尋古巷的前世今生
在指導老師陳笑笑的帶領下,同學們走進東關街、仁豐里、南河下等歷史街區(qū),采訪當地居民、非遺傳承人和文史專家等。在調研過程中,同學們發(fā)現存在許多古巷因年久失修面臨破損,年輕一代對巷弄文化了解甚少,游客體驗也大多停留在淺層"打卡"等問題?;谡{研結果,古巷組制定了“保護+傳承+創(chuàng)新”的行動計劃。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調研期間,古巷組走訪了“廣陵有鹽”文化街區(qū)了解揚州古巷的歷史與現狀,成員們共同設計了“走進古巷”主題問卷收集數據。在網絡上,古巷組通過公眾號發(fā)起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讓更多人關注到揚州古巷。社團公眾號上發(fā)表了宣傳古巷的推文,同學們在講述古巷歷史故事的過程中,自身也對古巷有了更多的了解。戚義蓉同學感慨:“原本只是走馬觀花,沒想到古巷背后這么多有趣的故事,揚州的文化底蘊真的很深厚!”
在實踐中,古巷組成員走近蠟染工作室、清曲傳承人,他們?yōu)楣畔锝M帶來了精彩的分享與交流。揚州清曲市級非遺傳承人范文燾老師提到:“我將揚州古巷等的元素編入清曲唱詞里,借清曲傳唱擴大古巷影響力?!秉S韻霏還聯(lián)系了揚州曲藝等非遺項目,邀請傳承人們走進校園,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一年實踐成果斐然,守護文脈繼續(xù)行動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古巷組的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校內,超過60%的邗中學子表示對揚州古巷文化有了更深了解。揚州古巷相關話題閱讀量破千,被多家本地媒體報道,甚至探索出非遺傳承新路徑。古巷組的成員們也在此次實踐過程中鍛煉了領導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項目主席李墨菡同學說:“我們一開始只是抱著好奇的心態(tài),但越深入了解,越覺得肩上有一種使命感——不能讓這些珍貴的文化消失?!?/p>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揚州古巷是歷史的見證,非遺技藝是民族的瑰寶。古巷組的行動不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一場文化傳承的接力賽。據悉,古巷組計劃建立“古巷文化青年志愿聯(lián)盟”,聯(lián)合更多學校的學生共同參與保護行動。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古巷非遺的保護行動中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江雪顏(實習) 通訊員 黃韻霏
評論
- 評論加載中...